《文茜的世界周報》韓國經驗能否全球複製 如何做到早期全民篩檢?
【韓國疫情從2月18日感染大爆發擴散至全國之後,疫情高鋒在十天後出現,一天就增加了909個確認病例,之後在 3月23日單日新增病例降到,一天只增加64例的低點,大約一個月時間就將新增病例曲線壓平,美國各大媒體紛紛探究,到底韓國做了什麼,能快速將疫情控制下來,而且是在沒有封城,也沒有封鎖疫區國家飛機旅客落地的前提下,遏止了病毒的擴散走勢。紐約時報的分析報導點出四大關鍵,認為韓國經驗展現了在不封城情況下,仍能有效對抗新冠病毒的可能性,是因為 1.疫情大爆發前 就展開了早期介入動作,2.推動了廣泛而安全的病毒篩檢作業,3.追蹤接觸感染 強力進行了隔離監控,4.則是爭取了民眾對防疫工作的支持與投入。尤其是「廣泛篩檢 找出確診患者 」是韓國政府一開始就確定好要做的工作,在首例確診出現後一個星期,防疫官員就邀集醫療生技業者,希望他們能開始研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,並且批量生產,韓國目前每天可生逾十萬個篩檢試劑,已經有17個國家正在洽談進口韓國的病毒試劑】
{內文}
(abc報導)
韓國發布單日新增病例數64例,這是疫情升至高峰幾週以來的最低點,而他們並未封鎖整座城市
沒有強勢封城 沒有關閉邊境 拒絕疫區國家,不管是二月份的中國,還是三月份的歐洲 美國 所屬航班落地,從疫情高峰2月29日單日新增確診909例,到3月23日單日新增確診降到64例,韓國防疫單位以大約三個禮拜的時間,壓平了新增病例曲線。
(abc報導/CBS報導)
專家指出關鍵在疫情早期所做的幾件事,要求民眾保持人際距離,追蹤感染者接觸史,廣泛的進行病毒篩檢,而且早期即做了準備
(韓國公衛專家/Dr.Bruce Y.LEE >
韓國確保了足夠的呼吸機 個人的防護設備,確保了口罩能被大量的生產等,一整個配套的策略
(韓國公衛專家/TINA PARK)
韓國所採取的策略被稱為
韓國與美國都在1月20日發布第一起確診病例,美國abc新聞指,但韓國採取了
美國所沒有做的一系列行動,第一是追蹤確診感染者。
(防疫專家/Dr.Bruce Y.LEE)
韓國政府推出了幾種不同類型的追蹤措施,來確定感染者的移動,以及他們是否違反了隔離措施,舉例來說應該待在家裡的隔離者,卻跑到街上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,(透過追蹤科技)將很快被發現
(abc報導)
舉例來說,你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者,那麼政府會透過你的手機和 信用卡數據來追蹤你的行動,紀錄確診前的移動路徑,並且當健康民眾接近確診者曾去過的地方,就會透過疫情通報APP發出警訊
(韓媒YTN報導)
(若隔離者脫逃)防疫人員可通報警方,要求協同出動以找到逃跑的隔離者
(警方人員)
應隔離者若跑出來,警方會在防疫單位要求下出動,依法處置未脫逃者
韓國政府借助手機科技和大數據資料庫,首先採取了追蹤手段,對於感染者發病潛伏期間的移動路徑,去過的場所 搭過的巴士地鐵,事無大小 鉅細靡遺的全找出來,內容不只會在疫情記者會上公佈,也設計疫情通報APP供一般民眾下載,曾經出現過確診者的場所 區域,都會透過這款APP提供給所有人,甚至只要接近這些場所,手機就會發出警示聲,提醒你注意做好個人防護,或者乾脆避開危險區域。
另一款APP則是專為管控居家隔離者所設計,防疫人員透過手機定位隔離患者的位置 進行管控,隔離患者必需每日二次,上傳體溫等自我健康管理數據,如果擅自離開隔離定點,防疫單位會收到APP回報訊息然後帶著警察找上門,在防疫單位擴大管控境外輸入型感染之時,這款自我管理APP更成為所有入境韓國旅客強制下載的配備之一。
(半島電視台駐首爾記者/Rob McBride)
所有入境韓國的旅客都被要求下載一個手機APP,用以監控外來旅客在韓二個禮拜期間的健康情況,因此韓國國境仍保持對外開放,同時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做法,韓國政府也極力避免封鎖疫情重災區的大邱,在疫情持續升高期間依然保持開放
透過科技手段進行追蹤,及疫情透明化的全民通報,是早期疫情獲得有效管理,之後疫情升高 也未實施封城的關鍵之一。2月18日,大邱31號患者引爆千人大感染進而全境擴散,確診患者每天都數以百計噴發式出現,初期確實讓防疫單位措手不及,疫情重災區的大邱,是不是要仿效武漢全面封城,也一度引發討論,但最後韓國政府依然決定,以流行病學手段追蹤可能危險找出感染者,封鎖病毒,但不封閉城市,而這所謂封鎖病毒手段,就是<全面性的病毒篩檢>。
(CNN報導)
這就是這個城市正在做的事,提供完全免費的新冠病毒檢驗,任何人都可以來,而不限定市民或居留者,從疫情發生初始至今,韓國已經進行了數以萬計的病毒檢驗,
這樣一個檢驗站,單日就可完成380人次的篩檢
(CBS報導)
在韓國首爾市政府每天進行數次地鐵車廂消毒,篩檢得來速每天進行上萬件病毒檢驗工作,國家防疫策略的目標,是在不封城前提下降低感染率,
(韓國公衛專家/Tina Park)
早期診斷(確診)是對抗病毒的關鍵
(abc主播)
在韓國進行了廣泛的病毒篩檢,這可以告訴你什麼呢,它會告訴你發生問題的區域是在哪裡,如果瞄準它們(做出因應),韓國做了準備迅速進行全面檢驗,他們找出了問題區域然後鎖定目標,防疫單位知道要把口罩跟呼吸器以及物資送到哪裡
檢驗得來速Drive through,個人篩檢亭Walking through廣泛設置,單日可承擔檢驗人次超過1萬5千件,總計從2月18日感染全境擴散,至今韓國完成超過30萬人次的病毒篩檢,平圴每200位公民就有一個人做過檢驗,人均檢測率是美國的四倍。
(WHO祕書長/譚德塞)
你不能矇著眼睛去滅火,我們只有一個簡單建議給各位,「篩檢(病毒) 篩檢 篩檢」
廣泛篩檢,找出確診患者是一開始就確定好的準備工作,韓國首例確診出現後一個星期,防疫官員就邀集醫療生技業者,希望他們能開始研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 批量生產,生技業者借助AI大數據,將篩檢試劑的研發時間,從原本2-3個月縮短到二週,疾管單位以急事急辦原則,一個月內快速核准四種篩檢試劑上市,目前韓國每天可生產逾十萬個篩檢試劑,已經有17個國家正在洽談,要進口韓國的病毒試劑
第三,韓國醫療資源相對完善,全國大小醫院逾1500家,平均每千人病床數是12床,大約是OECD國家平均值的2倍,而早期診斷找出感染者 <輕重分流治療>原則下,也讓韓國新冠肺炎死亡率維在1%左右,事實上不只是韓國,亞洲幾乎有志一同皆採取早期防疫做法,順利扛過了新冠肺炎的第一階段考驗。
(半島TV報導)
台灣甚至比韓國更早行動,去年12月下旬就對武漢赴台人員展開檢疫,當時北京還未對外承認武漢肺炎疫情
紐約時報報導分析指出,韓國經驗展現了在不封城情況下,仍能有效對抗新冠病毒的可能性,關鍵在於 1.疫情爆發前早期介入,2.廣泛而安全的病毒篩檢,3.追蹤接觸感染予以隔離監控,最後則是爭取民眾對防疫工作的支持與投入,韓國模式也許能夠加以學習複製,但各國不同的政治意識以公民的公共意志,可能會是障礙,尤其是因兩極分化,為民粹主義反彈而困擾的領袖們,對深陷疫情擴散的國家則為時可能已經晚了。